重要消息
安太歲及點光明燈活動可到農曆2月底以前。 正月十六開始天天可補春運制年煞,請攜帶五種水果+一包餅乾+三碗米+乾淨衣服一件上午10:50準時到。

目前分類:法師說故事+開示+公案 (29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虛空眨眼

 

 

在一次法會上,唐肅宗向南陽慧宗國師請示了很多問題,但禪師卻不看他一眼,肅宗很生氣的說:「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國師不正面回答,反而問唐肅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虛空?」
「看到!」
「那麼請問虛空可曾對你眨過眼?」
肅宗無話可對。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魚湯的故事

     
 
IMG_20140420_110956.jpg  
 
  


老和尚終於決定帶小和尚下山。
老和尚歲數很大了,是有理由不下山的。可是老和尚聽了小和尚說山下那個鎮上的事後,老和尚知道,他不能再蹲在佛堂裡誦經了,他得下山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飛越生死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心流出

 

 

雪峰禪師和巖頭禪師同行至湖南鼇山時,遇雪不能前進。

巖頭整天不是閒散,便是睡覺。雪峰總是坐禪,他責備巖頭不該只管睡覺。

巖頭責備他不該每天只管坐禪。

雪峰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我這裏還不夠穩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巖頭很是驚奇,兩眼一直注視著雪峰。

雪峰道:「實在說,參禪以來,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失的煩惱】
 
相片:【得失的煩惱】 佛陀曾說:產業為五家共有。 有家產則怕五件事: 第一怕惡王污吏; 第二怕強盜; 第三怕不肖子孫; 第四怕水; 第五怕火。 因為,這些都可能,會消耗既有的財產。 這就是“有”的煩惱,佛陀在世時曾如此說,可見當時的人,也有這些得失的煩惱。 佛陀在竹林精舍時,精舍附近有一座農莊,農莊裡的主人,除了耕田之外還牧牛。 有一天,這戶農家的母牛生了小牛,小牛生下來才幾天,母牛就帶牠出去吃草,可是稍一不留意,小牛走失了。 主人看到母牛,焦急的呼叫,他也很焦急,趕緊去找小牛。 可是一天過了又一天,他從早找到晚,整整經過六天,還是不知道,小牛跑到哪裡去。 他不斷的找,找得疲倦不堪。 正煩惱時,恰好,佛陀離開竹林精舍,要到村外托缽,他看到疲倦已極的農夫。 佛陀慈悲的問他:你為何這麼疲憊呢? 他說:唉呀! 我現在很煩惱! 佛陀問他:煩惱什麼啊? 他說:我的煩惱,您無法體會! 佛陀又說:你講出來吧!將煩惱講出來,至少會比較輕鬆啊! 農夫就說:我的煩惱,是走失了一條小牛。 佛陀說:走失一條小牛,為何需要如此煩惱呢? 農夫說:我就說嘛!您無法體會我的煩惱,因為您出家了,沒有掛礙啊! 佛陀又說:你平常還會煩惱些什麼? 你的煩惱,我一時無法體會,不過你可以講一講,為什麼,為了一條小牛,會帶來這麼大的煩惱,說出來消消氣吧! 農夫心想,反正也走得累了,就當作休息來訴訴煩惱也好。 他說:每當我遇到煩惱時,看到佛陀和僧眾出來托缽,過著那麼悠閒的日子,我就非常羨慕。 佛陀說:這跟我們清閒的日子,有什麼關聯呢? 他說:有啊!您看! 走失了一條牛,我擔心,這會影響我的耕作,此外,還要擔心家人的生活。 我家裡,有七個兒子、七個女兒、一位老婆,全家共有十六人。 有時收成不好,回家就會聽到,十四個孩子,向我喊肚子餓,老婆也吵著,沒有米下鍋、沒有錢可用。 我要擔心的事如此多,而您們出家人,不用擔心田裡是否有水? 會不會下雨? 也不用擔心家裡的小孩; 不用擔心老婆吵著要錢,我真的很羨慕。 佛陀說:聽起來確實如此,我沒有牛可走失 ; 也不用擔心家裡有七個兒子、七個女兒嗷嗷待哺 ; 我遠離家庭,沒有家人來干擾,這樣確實,會使我們的煩惱減輕。 這分輕安自在,是我們"自斷自離"所得的 ; 而你所有的煩惱,卻是自找的、是自己延續的煩惱。 不過你的煩惱,只不過是一條牛、一片田地、一個家庭。 你可知道,我也有煩惱? 我的煩惱,是普天下的大家庭 ; 我所耕作,是普天下的眾生心 ; 所擁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 我要讓牛肥壯、讓田地豐饒,要讓普天下的眾生得以平安。 試想,是你的煩惱大? 還是我的煩惱大呢? 農夫聽了,想想說:嗯!確實我的煩惱比較小,比起您的負擔,我的煩惱不算什麼! 佛陀又說:對!你的煩惱,比起我來,算什麼呢? 不過我的煩惱‘有’與‘無’是一樣的,因為我容納於天下,天下容納於我。 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這位農夫,頓時恍然大悟,說:走失一條小牛算什麼呢? 我現在,所得到的妙法,才是真妙啊! 凡夫的“有”是煩惱,“無”也是煩惱。 家業多,煩惱即多 ; 家業少煩惱則少,而天地非常公平,“無”的時候,往往讓我們日常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好過日”。 “有”的時候,因為貪愛享受,便多了一些“有”的煩惱,人生原本就是如此公平! (文章/網路)
 
佛陀曾說:產業為五家共有。

有家產則怕五件事:

第一怕惡王污吏;
第二怕強盜;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是過眼雲煙】
 
相片:【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的盼望自己,早日成為一代法師。 有一天心通,對道悟禪師說:我什麼時候,能像師父一樣,道行深遠、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啊! 道悟禪師聽後,未發表任何意見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邊的一朵白雲,對心通說:你看那朵雲多麼漂亮! 心通也附和說:真的漂亮! 然後,道悟禪師又用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說:你看那盆花,開得多鮮艷啊! 心通也附和著說:真鮮艷啊! 過了幾個時辰之後,心通把剛才的事情,都忘了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問他:剛才那朵漂亮的白雲呢? 早已飄逝得,無影無蹤。 心通看看天邊,順口說道。 師又忽然對他說:你去把我那天指給你的,那盆鮮花捧過來,我看開得怎麼樣了。 心通趕緊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過,只有發黃的枝葉了。 道悟禪師就說:都是過眼雲煙啊! 直到這時,心通才豁然頓悟。 (文章 / 網路)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的盼望自己,早日成為一代法師。

有一天心通,對道悟禪師說:我什麼時候,能像師父一樣,道行深遠、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啊!
⋯⋯
道悟禪師聽後,未發表任何意見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邊的一朵白雲,對心通說:你看那朵雲多麼漂亮!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你自己 】
 
相片:【認識你自己 】 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閒禪師,誠懇的說: 我新來報到,先幹些什麼呢?請前輩支持和指教! 智閒禅師微微一笑,對小和尚說:你先認識、熟悉一下寺裡的眾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智閒禪師,誠懇的說:眾僧我都認識了,下邊該做什麼呢? 智閒禅師微微一笑說:肯定還有遺漏,接著去了解、去認識吧! 三天後,小和尚再次來見智閒禅師,滿有把握的說:所有的僧侶我都認識了,我想有事做。 智閒禅師微微一笑,因勢利導的說:還有一個人,你沒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特別重要! 小和尚滿腹狐疑的走出禪師的禪房,一個人、一個人的尋問著,一間屋、一間屋的尋找著,在陽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的尋思著...... 不知過了多少天,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裡,忽然看見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頓悟了。 趕忙跑去見老禪師。 智慧小語:其實,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世界上有一個人,與你最親近也最疏遠;世界上有一個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 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文章/網路)

 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閒禪師,誠懇的說: 我新來報到,先幹些什麼呢?請前輩支持和指教!

智閒禅師微微一笑,對小和尚說:你先認識、熟悉一下寺裡的眾僧吧!
⋯⋯
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智閒禪師,誠懇的說:眾僧我都認識了,下邊該做什麼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十華嚴與武則天】
 
相片:【八十華嚴與武則天】 八十華嚴梵本出自西域於闐國,這是西域的古王國,又稱於填、於殿等。 位於新疆西部,自古即是印度、波斯、中國間的貿易途徑,亦為東西文化之要沖。 八十華嚴又稱唐譯華嚴,內容全面完備,文字較多,全經約五十三萬八千多字,語句流暢優美。 唐武則天女皇崇奉三寶,大力弘揚大乘佛法,嘗以六十華嚴不完整而遺撼,聽說西域於闐國有華嚴全經梵本,就發心派使者去西域求請,並請譯經人實叉難陀尊者與經文梵本,一同來到帝都洛陽,於武後證聖元年(695)在東都(洛陽)大內遍空寺內翻譯。 實叉難陀尊者與譯經人等翻經的時候,武則天曾親臨譯場,關注譯事,為華嚴大經寫序文,提品名。 八十華嚴的翻譯,由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義淨三藏同宣梵文後,更付沙門復禮、法藏等人,在佛授記寺潤飾辭藻,至699年歷時四年完成了,八十華嚴的翻譯,可以說八十華嚴的翻譯,以及八十華嚴,後來在中國的弘揚,是由武則天促成的。 八十華嚴譯成後,武則天對經文的文字和內容都非常贊歎,歡喜的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四句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以表達她對佛法、對八十華嚴的無上崇敬。 現在這首偈頌,已成為佛弟子誦經時,開經必誦的偈子。 用武則天這樣的心情,和文字來贊歎法寶的古往今來,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沒有人比她說得再好的了,可見女皇就是女皇,歷史上再也沒有第二個了,稀有難得的一個人。

八十華嚴梵本出自西域於闐國,這是西域的古王國,又稱於填、於殿等。

位於新疆西部,自古即是印度、波斯、中國間的貿易途徑,亦為東西文化之要沖。
⋯⋯
八十華嚴又稱唐譯華嚴,內容全面完備,文字較多,全經約五十三萬八千多字,語句流暢優美。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順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相片:【順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結茅庵隱居。 老僧終年不下山,不吃飯、不喝水,閉目打坐。 有一個小和尚跟著他,不時下山買米做飯自己吃。 就這樣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隨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睜開眼睛,對徒弟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這兒,不要下山」。 徒弟聞此言,牽著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師父離去。 老僧勸慰說:「不要悲傷,我們師徒還有見面的一天。」遂從袖中取出一幅畫軸,上面畫著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沒有眉毛。 老僧要徒弟珍藏師父肖像,說:「我走後,經過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見人,就拿出畫給他看。 如果有人幫你為肖像畫上眉毛,那人就是我。」 交代完,老僧就飄然而去。 不久張獻忠流竄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 老僧的徒弟,恪遵師父吩咐,沒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 十二年的期限到了時,徒弟才下山,此時清兵入關後,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稱大清世祖章皇帝,年號順治。 小和尚輾轉雲游了十多年,走遍天下尋找師父,卻一直沒有找到。 後來徒弟討飯討到北京,恰逢順治帝到郊外狩獵。 小和尚不知,這是皇家隊伍,只牢記師父的囑咐,於是竟上前冒犯御駕,請求順治帝看畫。 侍衛大驚,想逮捕老僧徒弟,順治帝卻制止了,要小和尚不妨打開畫軸來過目。 小和尚打開畫卷後,順治帝一看,詫異的說:「這肖像怎麼沒畫眉毛呢?」 命令左右取硯台、毛筆來,順治帝親手為肖像添上了眉毛。 老僧徒弟此時,早已淚雨滂沱,跪倒在地上大喊「師父,我可找到你了......」。 眾人面面相觑,順治帝也吃驚不小。 於是,小和尚把老僧的囑咐,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順治帝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老僧啊!怪不得總有出家的念頭冒出來。 1638年3月15日出生的順治帝,馬上要過23歲生日時,於1661年2月5日,黃歷正月初七子刻,拋棄帝位出走,與徒弟遁跡於普陀山深巖之中。 世祖離位後,皇三子玄烨於順治十八年繼承皇位,史稱康熙帝。 康熙帝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探訪順治帝蹤跡,但未如願。 (來源:網路)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結茅庵隱居。

老僧終年不下山,不吃飯、不喝水,閉目打坐。
⋯⋯
有一個小和尚跟著他,不時下山買米做飯自己吃。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斤米的價值】
 
相片:【一斤米的價值】 一青年向一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稱讚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 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 在煮婦眼中,它不過做兩三碗大米飯而已。 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 在賣粽子人的眼裡,包成粽子後,它可賣出3元錢。 在製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乾,賣5元錢。 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 在製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賣40元錢。 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 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一青年向一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稱讚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
⋯⋯
依您看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祖巧度盜賊】

相片:【印祖巧度盜賊】 我在對日抗戰時期,曾一度返回蘇州,當時印祖在靈巖山。 寺裡的僧人散盡,只有一做飯的人,隨侍印祖。 除夕夜,印祖給了,做飯的人,數百文過年錢。 晚餐後,這人告假,想年三十夜裡回家一趟。 印祖說,你回家看看,今夜務必回來。 這人說,既然回家一趟,我乾脆明天早晨來吧。 遂辭去。 在半山途中樹林裡遇見一強盜,把印祖給的錢搶去。 這人心想,錢既然已經被搶劫,不如仍然返回寺中。 於是回來把這事,向印祖做了匯報。 印祖卻說,錢仍然會被強盜親手送回來。 強盜因為天色已晚,不再下山,來到寺廟叩門求宿。 做飯的人,開門見是林中搶劫他的強盜,大笑:你果然送錢來了。 強盜一開始並不知道開門的就是被搶的人,後來才認出來,大驚,請求拜見印祖,向印祖跪求留寺落髮為僧。 印祖好言勸其回家,叮囑從此以後,務必要好好做人。此事傳出,來拜會印祖的人潮如市。 印祖靜坐一室中,壁上鑿一洞,裝一小木板。來者扣此板,如有緣,板即開。 印祖或有言,或無言,言亦數語而止,板即復閉。 等我返回蘇州時,距此事已過了半年,我在幼年就曾讀印光大師的書,於是也想約好友一同前去拜訪印光大師。 但因聽說日寇活動頻繁,乃只好無奈中止。 (文章/網路)

 我在對日抗戰時期,曾一度返回蘇州,當時印祖在靈巖山。

寺裡的僧人散盡,只有一做飯的人,隨侍印祖。
⋯⋯
除夕夜,印祖給了,做飯的人,數百文過年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相片:【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這天早上,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到了6個饅頭,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個饅頭。 小和尚覺得,太不公平了。 師父得6個饅頭,他沒意見,可大師兄也得6個饅頭,不是跟師父平起平坐了嗎?不行,不行! 於是小和尚找到師父,也要6個饅頭。 師父說:你能吃下,6個饅頭嗎? 小和尚大聲說:能!我要6個饅頭! 師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饅頭拿了,兩個給小和尚。 不久,小和尚就將6個饅頭吃完了,他吃得很飽很飽。 小和尚拍著肚子,高興的對師父說:師父,你看,6個饅頭我都吃下去了。 我能吃6個饅頭,以後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師兄一樣,要6個饅頭! 師父微笑著看小和尚,說:你是吃下去了6個饅頭,但明天你要不要6個饅頭,還是等會兒再說吧! 小和尚覺得肚子脹,也口渴,然後就去喝了半碗水。 接著,小和尚的肚子,比剛才更脹了,而且有點兒發痛。 小和尚開始難受起來,根本沒法像平時那樣挑水掃地念經。 這時,師父對小和尚說:平時你吃4個饅頭,今天你卻吃了6個饅頭,你多得到了兩個,可是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兩個饅頭的好處,相反,它們給你帶來了痛苦。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不要把眼光盯著別人,不要與人比,不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樂。 小和尚點點頭,捂著肚子,說:師父,以後,我還是吃4個饅頭! (圖文編輯/覺林精舍)

 
 這天早上,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到了6個饅頭,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個饅頭。

小和尚覺得,太不公平了。
⋯⋯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抱定一種生活信念】

相片:【抱定一種生活信念】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 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 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 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父坦然相對。 師父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父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父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 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筝,摘下一個“蘋果”。 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圖文編輯/覺林精舍)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

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
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哪個廟裡的菩薩最靈】
 

相片:【哪個廟裡的菩薩最靈】 四個小伙子,走進大雄寶殿,拜了一拜,站起來,看到旁邊坐著一個老和尚,估計是值班看殿的,相貌土裡土氣,兩手揣在袖子裡,好像正打盹兒。 其中,一個小伙子,猶豫了一下,問:請問師父,五台山一百多個廟,這麼多菩薩,哪個廟裡的菩薩最靈? 老和尚打了個噴嚏,眼皮也不抬,慢悠悠的說:我看你最靈。 小伙子本沒指望,老和尚答話的,正抬腿往外走,聞聽此言,停下了腳步: 您這樣說,我倒不走了,要聽您講講,為什麼我最靈? 說話間,旁邊又圍上來,二三十個看熱鬧的遊客,圍成半個圈。 老和尚說: 既然這麼多人站這兒,我就講講為什麼你最靈,讓大家聽聽對不對? 要是你想發財走運氣,你看到哪兒路,不好走了,就給修一修,什麼人有困難了,你就伸手幫一下,好事整天做,這個誇你,那個讚你,出不了半年,你的好時運,就來了。 要是你想倒楣,也好辦,你就去攔路搶劫,三天之內,保證公安局惦記著你,法院給你掛號,監獄敞著門等你進來,你說是不是你最靈? 遊客中,正好有個公安局副局長,點頭說:人家老師父,說得道理,一點不錯,求哪個廟裡的菩薩,也不如求自己,可不是你最靈。 眾遊客笑。 四個人,向老和尚深施一禮,下山走了。 (圖文編輯/覺林精舍)

 四個小伙子,走進大雄寶殿,拜了一拜,站起來,看到旁邊坐著一個老和尚,估計是值班看殿的,相貌土裡土氣,兩手揣在袖子裡,好像正打盹兒。

其中,一個小伙子,猶豫了一下,問:請問師父,五台山一百多個廟,這麼多菩薩,哪個廟裡的菩薩最靈?
⋯⋯
老和尚打了個噴嚏,眼皮也不抬,慢悠悠的說:我看你最靈。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手掌心】

相片:【在我的手掌心】 一個生活平庸的人,帶著對命運的 "疑問" 去拜訪禪師,他問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 有的。禪師回答。 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窮困一生呢? 他問。 禪師就讓他伸出左手,指給他看:你看清楚了嗎?這條橫線叫做感情線,這條斜線叫事業線,另外一條豎線就是生命線。 然後禪師又讓他,跟自己做一個動作,把手慢慢的握起來,握得緊緊的,禪師問: 你說這幾根線在那裡? 那人迷惑的說:在我手裡啊! 那命運呢? 禪師繼續問他。 那人終於恍然大悟:苦樂哪裡用得著問別人? 善惡造作、順逆果報,原本都在自己的手心掌握之中;就看你這顆,做人" 方寸良心" 的斤兩輕重。 (文章/網路)
 
 
一個生活平庸的人,帶著對命運的 "疑問" 去拜訪禪師,他問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

有的。禪師回答。
⋯⋯
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窮困一生呢? 他問。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燒香拜佛不代表行善事】

相片:【燒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記得五年前,我講法讓提問題的時候,有一位女居士,不停的向我訴說,她的命運如何不好,經常挨婆婆的罵,老公在外面,有好幾個情人,又經常賭博。 我拼命的做生意賺錢,都給了老公,老公把我當成了,賺錢工具,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家人不合。 自己的身體,因生氣壓抑而得病,師父,我為什麼,好心不得好報? 我耐心聽完了,她的一連串訴苦之後,真誠的勸她要深信因果,多行善事,才能根本消除宿孽。 誰知她聽了我的話,大聲回駁說, 你說我沒有行善? 我天天給佛菩薩磕頭,拜佛菩薩,拜了十幾年了,買香等等,都花了不少錢,做了那麼多善事,怎麼沒有好報呢? 我問她:你拜佛菩薩十幾年,有沒有學佛菩薩那樣,幫助過貧病之人? 她說:沒有,我賺錢都給家裡了。 我說:你既然沒有出過錢幫人。 有沒有出過力去幫人? 她想了想,說:也沒有。 我問她:你有沒有買過雞、鴨、魚來殺過? 她說:當然有啦,難道我不能吃? 我說:你有錢可以買雞鴨魚殺來吃,但你有沒有買過鳥、雀、魚來放生? 她說:沒有。 我說:你想過還有比你更苦的眾生嗎? 她說:沒有。 我說:你拜佛菩薩,有沒有念過佛號或經咒? 她說:我不會念。 我說:出錢的善事你沒有做過,出力的善事,你也沒有做過,又沒有念佛念經去消除罪孽,那你想得到什麼好報? 你賺的錢你老公拿去嫖賭,只能是幫你造業。不是什麼善事? 她說:我天天求佛菩薩呀!求佛菩薩當然會得到好報的,善有善報嘛! 你沒有做過善事。 我燒香拜佛菩薩,不是行善事? 我是非常誠心的。 但是「迷信的信佛,是改變不了,命運的!」 (文章/網路)
 
 
記得五年前,我講法讓提問題的時候,有一位女居士,不停的向我訴說,她的命運如何不好,經常挨婆婆的罵,老公在外面,有好幾個情人,又經常賭博。

我拼命的做生意賺錢,都給了老公,老公把我當成了,賺錢工具,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家人不合。
⋯⋯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
 
 
相片:【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裏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的撿起來,放在口袋裏,在旁的沙彌就說道:「禪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不以為然的道:「話不能這樣講,打掃,難道就一定會乾淨嗎? 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乾淨啊!」 沙彌又再說道:「禪師,落葉那麼多,您前面撿,它後面又落下來,您怎麼撿得完呢?」 鼎州禪師邊撿邊說道:「落葉不光是在地面上,落葉在我們心地上,我撿我心地上的落葉,終有撿完的時候。」 沙彌聽後,終於懂得禪者的生活是什麼? 當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教他一首偈頌,會念前句忘後句,念後句忘前句,不得已,佛陀問他會什麼,他說會掃地,佛陀就叫他掃地的時候念「拂塵掃垢」,他念久後,心想,外面的塵垢髒時,要用掃把去掃,心內污穢時要怎樣清掃呢? 這樣,周利槃陀伽 ,就聰明開智慧了。  鼎州禪師的撿落葉,不如說是撿心裏的妄想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葉,不去管它,心裏的落葉,撿一片少一片,禪者,只要當下安心,就立刻擁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儒家主張,凡事求諸己,禪者要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故人人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 (圖文編輯/覺林精舍)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裏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的撿起來,放在口袋裏,在旁的沙彌就說道:「禪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不以為然的道:「話不能這樣講,打掃,難道就一定會乾淨嗎?
⋯⋯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欽老和尚:忍辱的人福報大,且能消業開智慧


1.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2.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聽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惡,人家毀謗我們,罵我們惡人善人,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收攝六根不外馳。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3. 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4. 修行就是在修我們這忍耐性,修這種種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適順意的境界有什麼可修?就是要在橫逆的環境去磨、去修,萬般事總要順別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後終會有好處,如果再分個我是他非,煩惱就惹上來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