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安太歲及點光明燈活動可到農曆2月底以前。 正月十六開始天天可補春運制年煞,請攜帶五種水果+一包餅乾+三碗米+乾淨衣服一件上午10:50準時到。

目前分類: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16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4年8月10日一惠法師分享

 

雖然佛無一法可說,但為了眾生卻有很多法可生,所以我們總有許許多多的法門,

在現今的娑婆世界法門可說五花八門了,但我們必須清楚知道,不管是什麼方便法門都絕不可能離開真如而說,

所有的法門都是教導我們破妄顯真,若方便的法門只是為了自利而說,那就不如法了,

現今是末法,修行人不得不小心,一定要多接觸經典才不會迷失。

佛的法門都是為了要我們找回真心,離相及一切境緣而修,

而以什麼身度什麼人,這也是一定的,出家人有出家人如法如理的方法傳佛的真理離相而說,

佛不會動不動就顯神通告訴你他有多厲害,也不貪供養,不被名利給惑,

若你遇到只跟你說神通要名利的你可就得注意了,經文上有寫那可能就是魔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9日一惠法師分享

 

讀經典,當它是一部經典時你會覺得它深奧難懂,當它是一個人的生活典故後,那就不一樣了!

多年以前我讀過楞伽經,經裏面所寫的除了知道它是文字可說一無所知,時間不同,同樣是一部楞伽經,

如今看在眼裡是絕然不同,一份感動、一份讚嘆、一份莫名的喜悅,感動佛的慈悲,讚嘆佛的智慧,

喜悅心中的疑問找到了答案,看這部經典真是讓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絕非我愛哭,

出家人是不能哭的,但我就是忍不住,佛與大慧菩薩的一問一答,沒有一句一話不是在談自性本然,

沒有一段不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談起如何見性、什麼是真如,句句離中道見真實,過去的我總覺得所有的解經總是有個框框,

框框在哪我不知道,就這樣我一直想找一個沒有框框的佛法,如今一部楞伽經讓我一目了然,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8日一惠法師分享

 

眾生用虛幻之心造就了美麗的山河大地,又用妄想之心破壞了這片美好的土地,

若說山河大地是真實的,任風吹雨打也不該有所變化,

就因不是真實,隨著共業而產生了生與滅,

說地、水、火、風四大無情,而成為了我們的身又變成有情了,

事件的有情無情卻又從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覺受,

而產生了分別之想,這回的颱風適逢世俗的父親節,

想信大家依然都有所做安排了,想好好慶祝結果一個颱風打亂所有的計畫,

這又何嘗不是無常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4日一惠法師分享

 

有一天,當然指的都是去年的事情,我這時是禁足哪都不能去,

只能做好出家人的本分,認真的讀經修行,看能不能自度也成,

這個時候好好認識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能調伏不被外相所動,

言歸正傳!

說起去年看六祖壇經,惠能祖師所說的一句話:是帆動還是風動?

不是風動也不是帆動,是仁者心動。

我走到山上菜園思考個究竟,雖山上沒帆可看,我看了旁邊的竹子,

當風來時竹子尾端就隨風的大小而搖動,而風停竹子也就不動,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3日一惠法師分享

 

寫許多分享文與大家分享,說穿了就是要你們了解認識自己,修行不在讀多少經典,

那是佛陀教我們的方法,是佛陀的成就,或著你在世俗外境你懂了多少,那是生滅的,

更不是要你去了解別人。

修行是要修自己,若不認識自己內心的變化,起心動念是怎麼一回事,又要修什麼呢?

人皆具有佛性,想要解脫成佛當然就是自己了,現今佛法隨處可聞、隨處可見,

但還得你願意相信,相信還要有正知正見,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因緣接觸如法的善知識,

最簡單的是你願意去讀佛陀所說的經典,一遍、兩遍不懂沒關係,我們是凡夫仲生,

只要不斷的去讀,有了種子,因緣到了就會懂。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6日一惠法師分享

 

在家小菩薩問我,很多人會說:修行在家好好修就好,不必到道場去修。

我跟小菩薩講:在家修與去道場修有不同的果報,那要看你有沒有智慧選擇。

1.在家修修什麼?所謂在家修就是自己選擇在自己的家庭修行,地方不寬闊範圍小,肚量就不可能大,孤僻。

2.在家怎麼修?用我的意思修,用我的執著修,用我自己的覺受修,用我的想法修,用我的方法修,最後修出來的就是我執妄念。

 

走出家庭到道場去修行可就不同了。

1.有利益他人的心。

2.你就有值到福田。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6日一惠法師分享

 

有一天夢中,見一老修行者,他跟我講就隨手一筆畫寫,這個是心(心的第一筆畫),難哪!

在順手一撇說道:這個也是心(心的第二筆畫),更難哪!

用手在畫一點說:這個也是心(心的第三筆畫),不容易呀!

最後再點一點說:這個不是心(心的第四筆畫)!

然後老修行者哈哈哈~笑著就走了。

 

試問各位~你猜到這位修行者的四種心嗎?

我將它解釋為: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日一惠法師分享

 

家庭是什麼?

是你過去所累積下來的善業、惡業果報集合的起點,夫妻恩愛小孩乖巧聽話,不是撿來的,那是你前世所造的善業,

夫妻爭吵孩子叛逆不乖,那部是別人的錯,那是你自己前世所造的惡業,誰都無法怪誰,

業不會從別人身上轉給你,了解因緣果報,今生能有這個人身還有機會轉變將來,

去接觸佛法,了解經文的義理,得知正知正見好依教奉行,對於家人的相處之道,

做丈夫別忘了你的責任感,做太太的要懂得溫柔,做孩子的別太自我要感恩,

將來你也會成為別人的父母,做父母回頭思量自己也曾做兒時,

多互動,有錢沒錢沒關係,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團結一心、互相體諒,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日一惠法師分享

 

話說去年某天誦完晚課,我到迴廊外坐在那兒欣賞一棵盛開的茶花,

這棵茶花可真了不起,不大棵卻開的滿滿的頓時心裏滿足歡喜,在欣賞它的美時一陣風吹過來,

一朵花被吹落,看見一片一片茶花飄落,就在此時我腦中閃過虛雲老和尚把破茶杯見到無常,

是阿,剛才那朵花還很美的呀!

 

又一陣吹過來,只見片片花瓣在虛空中飄,

我心想我們好像片片花瓣,遇到無常都無法作主,任由風的吹動,不知自己要掉落何處,

如渺茫的我們不知生死無常之大事,總是被妄念左右。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30日一惠法師分享

 

很多人在修學的過程中,沒有正知正見,無智慧分別,

遇到別人說什麼他就跟人去學什麼,進進退退的一會兒這個最好,一會兒那個最好,

其實不就是你的心不定,跟著妄想的心在那邊動來動去嗎?

什麼最好?能找到自己的清淨本性安住最好。

 

許多人在修行的路上,找不到正確的點,越修越迷糊,越修越多疑、無明,

遇到事情就拼命的在事相上找問題,想要解決,

在事相上去看原由,那是次正確的,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30日一惠法師分享

 

去年有一天飯後,我走到觀音池邊站了一個多小時望著池中,

我看見了水中倒影的觀音亭,靜靜躺在水中,就像真的一樣無有差別,

沒一會魚兒游過來激起水波動盪,影中之亭隨水波動盪而彎曲不定,

當綠頭鴉在戲水之時,倒影中的觀音亭整個模糊不清,

讓我覺受到我們就如倒影中的觀音亭,隨波逐流認假為真,

在虛幻中不斷的追尋,倒影中的觀音亭好比是夢,以為是真醒來一切皆幻。

 

頭往上邊抬看建立在那兒的觀音亭,念頭在心裏頭打轉、思維著,它就是真的嗎?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28日一惠法師分享

 

相信很多師兄師姐會質疑,師父說了那麼多佛法,

那你們母娘還不是在辦道?沒錯,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執著在相上辦道!

只是因為眾生需要,這不是空話說,你看到師父出家了,這就是真相。

例如:佳佳跟威威他們兩個不執著在靈動的相,

所以他們沒有起心妄念的心也就不會動、不動,

更沒有想要如何動念頭不起自然就不動,只有神明真正需要他們才會跳,

這不是有、沒有,更不是對、不對,

而是你執妄念你就被拉走隨著妄念走,你不執著就隨緣自在。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日一惠法師分享

 

每日早晨3點半上三樓拜佛、4點半到一樓大殿叩鐘、5點早課,早課後拜個懺,

一直到晚上9點都有固定的課程,我休息的時間不多,就是飯後20分鐘左右,

而與你們的分享也都是飯後偶而想起隨緣的分享,

並非刻意,雖不一定能帶給你們幫助,但自己也還挺自在的。

 

提到隨緣兩個字,可能每個人遇他人有事相時,都會提起來勸解他人,

而要如何隨緣放下呢?

要怎樣隨緣又要放下什麼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26日一惠法師分享

 

心若攀緣所修的皆是妄,常言解行並進,

解 乃是除於自我的意識解佛所說的真實義,不離本自真心,

行 非在境緣之外的行,而是行於內心的觀照不離自性。

很多人常聽經聞法也誠心到壇堂寺廟做義工,

每當遇到境緣覺受不如自己意識時,所有的習氣、無明、執著、妄念無一不犯,怎會如此呢?

 

因你所做的不離攀緣心,你所聽聞的經法沒有一樣是屬於你自己的,

不能聽經聞法後拿別人的成就誤以為是自己的修為那就錯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12日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的路上你發現你內心的變化了嗎?

識心離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檢視自己,我們才能成長。

當你的心接觸任何人、事、物時是感動是慚愧是感恩是法喜,

那是因為你初發心由 信 產生了菩提心。

而當你遇到任何人、事、物時你覺得是委屈是無明是難過是不滿,

那是你啟動了攀緣心產生了 懷疑 。

一個修行人很常落入自己內心的境界增長妄想,在自我的意識中起風作浪而不自覺,

善知識能帶領你慢慢認識自己,告訴你真理,轉變你的妄念,見得本性。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7月6日一惠法師分享

所謂經典,是指佛陀為了指導眾生解脫痛苦煩惱的一種方法,把它集中起來編列成書,讓後人可以依止修行的典籍。

佛陀的弟子,把它集結成三藏十二部。

因眾生的智慧不同、根器也有異,頓跟漸領悟力也不同,所以沒有哪一部比較好或哪一部比較不好,只要是契合自己的思維,能攝受最受用就好,也沒有說一定要讀哪一部才能開悟,讀的方式、方法也因人而異。

但要如何讀經才能契機呢?以下可做參考,像我個人不管讀哪一部經典,一定是原文先讀一遍再看古大德三、四人寫的註解,把它融會貫通了以後,再回頭看原文一遍,去思維佛陀的真實意義。

我們眾生智慧不足,哪能一次就懂,必須參照古大德的註解,加上反覆思維把自己融入當下情形中,才能真體悟。

高樓平地起,地基一定要紮實、鞏固,這樣子才能真正踏上修行之路,也才不會走歪。

就像炊粿一樣,你想炊什麼粿必須準備材料,不知道就要問善知識(會做的人),要用哪一種米、材料、水要加多少,要蒸多久,方法如何...,一套過程到最後成品完成。當你自己施行一次以後,下次再炊粿時你就可駕輕就熟了,你自然就會做了,修行也是如此,不懂就要去了解,懂了就不能一直執著,看原文是先了解文字義,看註解是增加理解力,再看原文就可切入核心文義,就不會在文字上打轉,不在境上迷,而從外往裏看,就可以清楚了解真實的義理。

從做粿讓我們看到因緣的生起,做完是緣滅,本來沒有粿(空性),下次你想做不用問人就會(心性不滅),修行也是如此,不懂要請教善知識,懂了,不執著一法可得,這真性是常住不滅的。阿彌陀佛~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6月28日一惠法師分享

真實的反觀是能得到自在解脫的,

虛妄的反觀是罣礙煩惱的,

往往很多人在做自我反觀的時候都沒有離開自我主觀的意識,

落入在我執上面,仍就用世俗法,你對他錯、善惡的分別心去反觀,

當在遇到相似的人、事、物心中的無明又生起,

世俗法裏所有的人、事、物都因人而異,各個見解不同,很難跳脫煩惱,

唯有 佛 所說的緣起性空,觀一切因緣生滅無常而不執著,

從世俗一切假有見到空性,再超脫空性解現前的有,而心得自在,

四大雖空,相不空,知空本無相,從空入假得妙有。阿彌陀佛~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6月21日一惠師父分享

 

我們常用習慣的語氣、音調方式及想法去面對人生,這就是所謂的習氣。

當我們所建議或想法不被他人肯定時,產生不悅,這就是我們的執著。

當我們想要的答案都沒出現時,我就生氣,這就是我們自己主觀意識太強所產生的無名。

在修行的路上,記得別浪費時間去轉人、事、物的外境,境是自然生滅的,只要反觀轉我們的心,煩惱痛苦就會漸漸地遠離我們。

修在當下、放下也在當下。 阿彌陀佛。

  

                                                                     ~釋一惠於早上在竹林精舍筆~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6月7日 一惠法師分享

 

午供結束後等著居士送午齋來之時,我靜靜的思維,我要用時麼方法幫助眾生修行?

我思惟了一下!自己編個小故事吧!!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師父與一位侍者走在庭院看見三位在打掃的居士。

第一位可說是打掃得漫不經心,像在寫大字,東掃一下西掃一下,師父看了很歡喜的誇他:你很棒喔,掃的很乾淨!

第二位可說是很用心掃的滿頭大汗,地也掃的很乾淨,師父看了卻責備他:你到底會部會掃地阿?

第三位可說是掃的非常乾淨、一塵不染,師父一看相當嚴厲的苛責他:你怎麼連掃都沒掃呢?

侍者聽得滿頭疑問,問到:師父您怎麼都說顛倒了呢?

師父回答他:第一位剛發心來修行,要鼓勵他、要說好聽的話。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6月7日 一惠法師分享

 

早上禮完佛後~在洗洗臉時整理自己思緒!!

細細回想著方才禮佛的經典上所說的~

想到人的執著離不開保護自己及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其實越是想保護自己,就越容易受傷!

反觀在修行的路上,佛陀是怎麼教導我們、是要我們學習如何放下這個我,去追求真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千百個法,而卻是隨著境緣而變化無常生滅的!

自我心中的法是煩惱、痛苦的,唯有佛真如的法,才能帶領我們離苦得樂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