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與遠


龍虎寺禪院聚集了許多青年學僧,他們正在寺院圍牆上,草擬一幅龍爭虎鬥的壁畫。圖中,龍在雲端盤旋,正作勢往下衝;老虎盤踞山頭,作勢欲撲。雖然已修改多次,學僧們總認為畫中的動態不足。 
適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們就請禪師對這幅壁畫表示一下意見。


無德禪師仔細觀看後,就說:「畫得很好!但是,龍與虎的特性沒有掌握住。龍在攻擊之前,頭會向後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然會向下壓低。龍頸後曲的角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就衝得更快,跳得更高。」
學僧們歡喜受教,齊聲說:「老師真是一語道破,原來我們不僅將龍頭畫得太向前,而且虎頭也抬得太高,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於是藉機開示:「學僧們,為人處事,參禪修道的道理也一樣,必須退一步地準備之後,才能衝得更遠;謙卑地反省之後,才能爬得更高!」
學僧不解:「老師,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謙卑的人又怎能更高?」
無德禪師嚴肅地說:「你們且聽我一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諸位仁者,能會意嗎?」
學僧們至此,似有所悟。
禪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們有時頂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龍抬頭、虎前撲;但有時也非常自謙,有如龍退縮、虎低頭。這正說明了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高則高,當低則低。所謂進退有據,高低有時也。
龍為獸中之靈,虎為獸中之王,禪者乃人中之賢。同樣都要以退為進,以伏為高,以謙為尚。以這樣的原則來參禪修道,做人處世,不也非常相宜嗎?


下一張(熱鍵:c) 

當下見道

臨濟義玄禪師某次行腳到翠峰山,順道參訪翠峰從欣禪師。初見面,翠峰禪師就問臨濟禪師:「你從什麼地方來?」
「我從黃檗希運禪師那裡來。」
「黃檗禪師平常如何教導學僧呢?」
臨濟禪師回答:「能用言語表達的,都不是真理。黃檗禪師從來不用言語教導學僧。」


翠峰禪師問說:「什麼都不言說,什麼都不教導,那學生如何參學?」
臨濟禪師答:「教導是有的,只是不同於一般言說;禪師有時揚眉瞬目,有時棒喝打罵。若論教授,一字也無。」
「能否舉個例子?」
臨濟禪師道:「我舉不出例子,因為那是足跡所不能到達的境地,就如一箭射過西天。這一箭射到什麼地方,實在不知道。」
翠峰禪師說道:「足跡不能到達,心念總可到達。」
臨濟禪師道:「如果一定要心念到達,那就有所偏差。因為有到達的地方,就有不到達的地方。這是分別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包容十方的。」
翠峰禪師又問:「如果完全封閉語言意念,那我們又該如何見道呢?」
臨濟禪師回答:「當下見道!」
禪,一再強調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滅絕你我對待,滅絕時空限制,滅絕生死流轉,都不是言語可教,也不是足跡能到,甚至也不是心念所能想的。
禪在那裡?禪超越有無,超越內外,超越知與不知,但禪也是無處不遍,無處不在的。正如詩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下一張(熱鍵:c) 


 

 


擷取自:青鳥的天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