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12月2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許多形容佛法的詞句,還真要讀到才能真解,在大般若第9冊裏,
就見到了何謂是心作佛,凡心有所得有所求,所修一切境界都是相似般若般羅蜜,
而發無上菩提心所修境界相同,卻是般若般羅蜜,這很明確的告知我們,
心外求法所得不實,唯有往內修為,才能如實見到真性,
外境是雜染的,一直心外求只會讓我們的心,越來越迷失認境為真,
產生慾妄,越修越雜染,我們凡夫的心,一天到晚只想得,
更想要得的越多心越沉重,要得更多,永遠無法滿足,這就是標準的自找煩惱、
自找罪受,豈知今生所得非今日得的,所擁有也非今生所做的福報,
是前生所造就,是福是禍是尋業而現。
每一個人都喜歡有,想擁有內心所有的欲妄,而卻不覺這個有的欲妄,
暗藏了許多的煩惱、痛苦,帶領我們走入業力的輪迴,因執著、
依賴有能帶來快樂,把生命的動力放在一切有的存在,當擁有了你心所規劃的一切時,
你仍覺得不夠,還想能擁有更多,這永遠無滿足的有,在你的生命畫上句點時,
所有的有也停止了,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當你的生命從新開始仍就是零,
又從一無所有開始追求,這樣的輪迴你在留念嗎?
若看清楚了,不想再受輪迴苦,把心念轉過,去了解佛陀慈悲示現的一生,
了脫生死輪迴的真理,心不執著不住在外境上,這一切的有並非沒有,
遇到任何境不被境轉,心轉煩惱轉,當你的心不再被外境的人、事、物控制,
而是能自主一切境緣,不為所動,你擁有了你不曾得的喜悅與自在,
有沒有得並非在外相上,相上所得虛幻不實,隨境緣生滅得了等於沒得,
身是四大和合生老病死,緣起性空,豪宅是無常成住壞空,
境隨因緣剎那變化,生生滅滅,留住的是你空思夢想,一無所有,
法相短暫陪伴我們這一期的生命,唯有法性本有,把一切慾妄、雜染清除,
自能回復原本清淨的自性,佛陀所說真實不虛,就怕你沒有因緣福報相遇,
只要相信發願行菩薩道,絕對可以離苦得樂,先從有所得的心,慢慢的減除,
得的心就是我們的慾妄心,放下慾妄心,就能遠離煩惱、痛苦,
諸佛菩薩是慈悲的,你無自私心的得時,你將擁有更多。阿彌陀佛。
~釋一惠12月2日於竹林精舍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