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8月12日一惠法師分享
看一看分享文,若是你總覺得所寫的內容有所熟悉,恭喜你!
你開始反觀了,熟悉內容是正常的!修行本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離開生活如何修行?過去的習氣種子跟隨著我們這就是我們無始的無明,
你若能見到,新生懺悔是你的因緣啟發了你的智慧,懂得分辨是與非,
善惡能分才有資格修十善法,善惡不分如何修十善法呢?
修善菩提心的種子才能發芽,善能帶來平靜的心,心定才能生出智慧,
可千萬別用自己的意識去解讀,認為師父應該是在說誰誰誰。
剛剛就說生活嘛~不離你我他相丫,總要有 有 才有辦法修無呀!
若真讓人誤解,那我可就自我要懺悔了,不解佛意卻想幫助眾生,
我總覺得了解過去自己的攀緣心,就能明白他人的攀緣心,
畢竟我們都一樣是凡夫俗子,在還沒有清楚之前就是自私為自己而已,
要知道明瞭自己起了攀緣,才能開始修行不是嗎?
沒有一個人的修持不是次第而上的!我們不是佛菩薩轉世也不是發願渡眾再來的人,
都是從凡夫心開始起修的,過去每個人的因緣、根器,雖有不同,
但是自性這個卻是人人相同,能認識自己就能找回自性,
才會把自己過去曾經有過的執著、習氣轉化,進而將修的方法告訴各位,
一個人在修行中要勇於面對自己的錯,你才能轉變,若想用妄念來迷妄,
將會生出更多的妄念。
一句言語的刺傷無非自己內心的分別,一件事物的痛,是因為對境放不下,
一個失敗站不起來是失去了自信心,一個煩惱生起來是執著的開始,
一個婚姻的失敗是沒有好好的去經營、不夠用心,是業的因果,
一個情場的失敗是緣分不夠,這些總總的事由,都沒有離開這個我!
所以修行當然就是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體悟了,日常生活中你的見聞都讓你覺得歡喜,
那是你的福報,日常生活中你的見聞都讓你起煩惱而有意見,那是你的業力。
你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外來的境緣更非別人!是你虛妄的心!
能認識自己一分,就能斷一分的煩惱,能轉變自己就是成功的開始,
佛說了三藏十二部,說來說去都離不開尋回本性!
而這個清淨本心也離不開雜染的心,解決了自己內心的妄,真就顯現了!阿彌陀佛!
~釋一惠於竹林精舍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