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安太歲及點光明燈活動可到農曆2月底以前。 正月十六開始天天可補春運制年煞,請攜帶五種水果+一包餅乾+三碗米+乾淨衣服一件上午10:50準時到。

105年12月8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頭痛真的快要爆開,免强讀經也只不過把文字讀過,還是讓自己休息一下,躺在床上想睡一覺好了,一躺下腦海就出現六祖壇經,神會小師與六祖大師的對話:「痛亦不痛,是生滅法」,生滅法就是性空,而現象中的我確實有痛,也只能不去執著它痛,因為我一直覺得痛,它也不會不痛,也只能隨他痛了,而不執著痛就是痛亦不痛不是嗎?

反覆思惟,六祖惠能大師為何聽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呢?他到底悟到了什麼法義呢,思前思後想了又想,「應無所住」這句話的當下,惠能大師應是識自本心,見到真如本性,「而生其心」這句話就是顯現了它本來的面目,這樣的思惟可否正確我也不敢很肯定,但六祖壇經所說就是真指人心,見性成佛,無住生心,那就與我所解的有所相應,各人的思惟若與自己的意識相應,則是虛妄,若能與真理相應,就不失所學契入於佛理了,不是嗎!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2月7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我們若想了解空,在許多的經論中觀今論、中觀論、中論及大般若經,在文字上都解說的相當清楚,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事物也容易感受得到空性,就如時間或花開花謝啦、物體啦都可以從中體悟到所謂的空性,但若要在每個境的當下都能證入空性,那就不容易了,真實證入空性,在任何人、事、物上都能不起分別,平等對待,心無所住。

我們凡夫眾生,雖然嘴上能解空性,卻無法證入空性,遇緣對境當下就起分別,念頭不斷的生起,無明習氣就上來了,因為我們無法真實的相信,我是虛幻不實的,所了解這個空性當下就無法顯現,有了真實的我,想法就會想保護這個我,起了執著分別了,不能證入空性不在於境緣事物,而是如何真實的相信四大和合這個我,是虛幻而借假修真,當你認識相信這個我確實是空而無自性,那還有什麼不是空呢?幻化的人所見又有那一樣不是幻化的呢?既然都是空無自性,就一切平等了,又有什麼好分別呢,解空要這個我,入空要這個我,證空要這個我,那就得有我而離我去修真了。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2月6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悟非悟是名為悟,於相離相與真理相應名為悟,於相執著相與妄相應名為迷,直心對境,緣起性空,因緣合和,當下離相而得自在,諂曲心對境,無明分別,落入是非業力輪迴生生受苦,因為迷方有悟之名,「迷悟」不離性空,身是性空四大和合了無自性,心亦是性空了無所得,萬法皆空,卻空而不空無法無需修,修亦無所修因有我才要修,非修於相,修回本來面目,萬法由心造,自是從心而修,因有我才有心,心造善身則行善,心造惡身行於惡,善惡心來造,有善必有惡之相待,立名非善非惡方是中道之行。

心不起念則善惡皆無,若想解脫生死之輪迴,則須識自本心,了解自心的眾生,譬如:貪、瞋、痴、無明、煩惱種種從何處而來,不離自心的一念妄動,凡所有業無關於外相,皆是自己一念的痴迷、顛倒造就而成,能明白所受的一切皆自心所造,自知調伏自己的心,在受的當下心無所受,則是受而無受,一切受無生,萬法無生,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亦了不可得呀!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2月4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什麼是「智慧」,當你遇到逆境,心不起瞋恨就是智慧;當你遇到是非時,心不起是非就是智慧;別人誤解你,你能平淡細說,而不起無明心就是智慧;遇到順境的時候,心不起貪念就是智慧;在色、受、想、行、識裡不起分別,就是智慧。智慧並非特有一物,而是心不雜染清淨,無起心動念,它就是智慧了,也就是說智慧一直與我們相依不離,是因為我們的執著妄念生起,我們才見不到它,所謂的智慧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

現在的我們在世俗煩惱無裡,每天24小時在執著、在分別、在妄想,我們無法調伏我們的心,任由他去作亂,遇到任何事都無法降伏讓他安住,所以呢?修行最重要的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心,不隨境緣而動,心不動外境就只是個緣生而已。譬喻:今天大家在吃一個大西瓜,你的心不動就只是吃西瓜,若心一動就開始分別了,甜不甜、水份多不多、顏色好不好看,總總問題就產生了,這不是西瓜的問題,更不是誰買的問題,而是你自己起心動念的問題呀!智慧就是如何不起心動念。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2月3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我們凡夫眾生往往習慣,用自己意識妄念去推斷事情的來龍去脈,且因自性妄執的原因,都會相信自己所想的事是事實,若想的是順境還無所謂,會帶給自己短暫的歡喜與滿足,未必是真實性,若想的是逆境就比較麻煩了,自己起無明煩惱,也會帶給別人相當大的困擾。我們遇到境緣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去想呢?不可能不想,一定會想,修學佛法的好處,就是你所想的會是比較正向、比較客觀,同時觀想佛陀所教導的真理,與法性相應,而不執著在境緣相上,事情平淡劃過而停止,往往事情會變成複雜相續,皆因為太執著在自我意識的感覺,在境緣的相上去分別。

在日常生活中,若你一直處在凡事都是別人造成你的無明煩惱,表示你自我意識妄念很重,無法見到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更無法迴光返照,反省自己,這樣的話,你鐵定活的很痛苦,只要有任何言語風吹草動,就會讓你的情緒起伏不定,那可就辛苦了。想讓自己過的自在快樂別無它法,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能轉變自己,就萬事OK了。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2月1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修行若懂於真理,自知迴光返照;若懂於何謂發心,自知義工所做皆是自身的利益;若能真信,自知感恩而發願;若有願,所做不離真心;若有心,自無處起計較;若無知,比量分別處處皆障礙;若能行,自解於心,內心行事於理,出世法、不出世法莫於一念,心一能生出萬法,亦能息於萬法。

試問自心今生所求何物,四大離散又有何物你能留住的呢?身外之物無有一物你能帶走,唯有你所造做的善惡之業成為來生的果報。當福報現前時,珍惜當下的福報,創造更多來生的資糧,切物人在福中不知福,只知消福。當逆境障礙的時候,勿怨天尤人,該勇於承擔過去生造下的業果好好懺悔,轉化自己的心念走向善道。修道的路上不要太在意現相中的變化,那不是我們能主宰轉變的,只要懂得轉變自己的心態,所有的狀態就能化解了,不知自己一念執著心起,所造的業有多大,就無法讓自己得到快樂。當你的心生起攀緣時,總總的煩惱痛苦就不離心了,想過自在的生活,就必須先理解真理的實相,從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改變自己,懺悔自己,自能了解眾生與我無分別,皆是因緣所生,一念妄動而成。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1月30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我在生活中見到了佛所說的法,細細思惟與法相應,清晨洗臉時對鏡子見到鏡中人,驚覺原來真與假是一而非二,拜佛時方知拜佛的是誰,原來人人都具有自性的佛性,只因迷而失真,厚厚的灰塵附著在物品上,讓我聯想到我的習氣也是一樣,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而來。前一晚按下除霜,見到一大塊的霜掉下來,見到因緣和合,無中生有的霜,放了幾個小時後,霜又變成水了,不管霜或水相上有差別,而顯性卻是相同的。

當我突然感覺臉上有東西,我的心裡想是什麼東西在我臉上,該不是蟲吧?趕緊用手去拍它,當我拍下的那一剎那,我想起了念念的相續,真是可怕呀!萬一我今天是起了一念惡念下去那還得了呀,讓我看見了念的可怕,臉上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只是一念妄動。生病的時候,體會到了這個身體是短暫不長久的,更明白了生病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就如修行成佛也只有自己才能主宰的,所有的法只是一個引導的助緣。

聽見送喪的車路過,看見生命的無常,什麼都能等,修學佛法不能等,要好好把握時間精進修行,才是智慧的選擇,當順逆境緣出現時,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知道了因果輪迴,循業發現,總總都是佛法不離生活。當你的生活裡出現了佛的法義,就能離造業了。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1月29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我們大家很努力的修學、行善、讀經、參加法會,也可能參學了許多不同的法門,這些都是修學的過程與助緣,最重要的是你所修學的,在日常生活遇緣對境可否能受用呢?若不能受用那可就是虛幻的假相了,並非這些法門的問題,而是自己本身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受用?因你未曾發現自己的東西,都還在心外求法。能把修學來的受用於日常生活遇緣對境上,是因為你開始認識自己了,在每個境緣上,你能看見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不再追著境跑分別對立,而是觀自己的執著、無明、分別,總總的念是從何處生出來的,是別人給你的,還是自己念頭起來的,而你能清楚明白心的動念後,再把自己妄動的心降伏下來,一切的境緣就平靜了。

所有的是是非非、紛紛擾擾都是自己內心的念頭升起來的,想要把修學的受用於日常生活中,絕非外緣外相能靠得住的,因為外緣外相仍屬生滅之法,只是借這些法來轉變自己,解脫煩惱、痛苦、輪迴,走上成佛之道是我們自己那一念心性,唯有認識自己,與佛法相應,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1月26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我們都知道,米煮熟了可以吃,稱之為飯,但不能稱米為飯,飯也不再稱為米,而這二者是一也是二。就如我們修行,雖說要離相而修,卻不離於相,能見相而不住相,能見相而見性,了知因緣性空,在見色、受、想、行、識,而不分別於色、受、想、行、識,而無色、受、想、行、識,在色、聲、香、味、觸、法中,而不見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離相而修相,離一切相而不滅相,妄想離開一切相就是修無相,那是不解佛義。

就如一個小偷,不是把他的手砍斷了他就不偷了,而是讓他的心轉變不再做小偷了,離相非離一切外緣外相,而是我們的心不去執著相,不去分別於相,清楚明白相的變化,因緣的生滅,降伏自己的心不動,諸法因緣生,心不起念,無明不起,念頭不動一切無生,那就修而無修,我們千修萬修,離不開一念心,念起心妄動則有可修、有可證,而非佛陀的法有可修、有可證,實無可修、可證,卻又不能離修、離證,這是佛陀慈非憐憫,方便讓我們能有個方法找回迷失的實相真義。

我們大家要多讀大乘經典了解佛陀的真實義,才不枉費今生與佛法結緣呀,可不能只求於相上的善,忘了修行的實義。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11月24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2)

 

To佳佳:很抱歉我寫錯字造成大家的困擾,字本身沒有錯,是放錯地方,佛法奧妙在每一字、每一句都涵藏了許多的意義,同一個字擺在不同的句子上,用意都有所差別。就近是方便的意思,他也還有別的意思,以我寫分享文來說,這兩個字指的就是方便,而這個究竟是圓滿的意思,字的背後常常是隱藏真實的義理,必須常熏習才能真正明白貫通。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