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4年11月28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在處理事件的時候,各人都會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

在評斷事件時大致上都會以自己的習氣、執著,認定自己所觀察到的角度是最正確的,

會下意識否決他人所說,也因為如此往往不管事件的大小,總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爭議,

很難斷定誰是誰非。

每一個人所取的角度有別、所見不同,各說各話,就如同瞎子摸大象,

摸到耳朵的說大象像隻大扇子,摸到鼻子的則說大象是支水管,

摸到腳的認為是像隻大柱子,摸到尾巴的則說像繩子,這時候到底要說誰對誰錯呢?

沒有誰對誰錯,既對也錯,全都是憑自己的感覺虛幻出來的,

明眼之人一眼就看清楚整隻大象的長相。

在日常生活中處理任何人、事、物都不能如瞎子摸象,只站在自己意識執著虛幻、

想像裡去判定事情,那就太無知了。要如明眼人一目了然,所見真實,

這才是智慧的表現,人與人之間相處有許多爭吵、是非,

都因各人站在個人的角度及意識的覺受,帶來許許多多煩惱、痛苦,

這些都非他人之錯,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自己一念之私,執著自己的想法所產生的,

能有因緣在團體中與眾人相處、服務大眾,這是累世來的福報,

更是調伏自己、轉變自己的好時機,應該珍惜這份緣,好好努力認真修改自己,

放下我執,處處與人結善緣。

修行就是調伏自己在每件人、事、物發生時,站在佛陀的真理,用中道之行去面對,

不能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如一人殺人,你站在他的立場說該殺嗎?

心並非正確解決之道,想要遠離紛爭、煩惱,還是要了解緣起性空,

看清楚因緣生起,必然因緣滅,心不住在境緣之上,見而不見,

不見而見,心不為所動,在任何時刻記得當下,靶心收攝回來,

不把心停放在境緣(事情)上,自然就能遠離一切是非、煩惱,

內不攀六根,外不緣一切境,無事一身輕,逍遙自在、快樂無憂,

這是修行之道。阿彌陀佛。

 

                                                                     ~釋一惠11月28日於竹林精舍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