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10月20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佛法真的那麼殊勝嗎?見仁見智,要看各人的因緣善根,只要你相信那佛法就是最殊勝、
最究竟,現今的娑婆已經不是只有過去的宗派而已,已經從各人意識中虛妄生出了許多的教門,
不去評論對錯,我們皆是凡夫無法清楚,也不能妄言而說,但不可否認的多教派,
雖不在佛教卻也都是拿著佛陀所說的經文再解說,只是聽起來所說的很多不是說佛陀的思想、
跟真實的義理,倒是加諸許多自己意識生出來的文義,真要修就應該明白外教為什麼要用佛陀的經典教導眾生,
因知道唯有佛陀所教才是解脫之門,又不肯承認這個事實。不瞞大家我未出家前也在道教常說讀大乘經典,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7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之人最基本的條件具備信、願,還要有正確的知見,沒有正確的知見,
心是無法安定下來,到道場做義工修行,耳朵不能太輕,學習聽而沒聽,
不可以有一點風吹草動,一點點的聲音就起心動念,亂了自己的初發心,
在攀緣他人是非中亂了修行的信念,心念一動就會產生疑,妄心一起妄念就來,
失去了信心,掉入自己的意識念頭裏,是非煩惱困擾自己,
想修行就不要太在意境緣裏世俗生滅虛幻之假象,堅定對佛法的信願,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5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在修行的路上是需要善知識為我們點破,記得我剛受戒回來的時候,內心有一個障礙一直無法突破,
因想突破這個障礙,我讓自己晚上只睡一覺,不管幾點我起來就開始拜佛、打坐,有時一點多有時兩點多,
有一次是12點多,通常我是3點半拜佛,結果仍就無法突破,諸佛菩薩慈悲過年去跟師父拜年,
師父坐下一會就說妳不是木頭也非石頭,怎可能沒感覺呢?當下想師父怎麼會知道呢?
師父這句話不是告訴我我是人怎可能沒覺受呢?原來我突破的方法錯誤,往事相上去解決,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4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我們的心總是不能自主也無法自主,常以是非為伴,每每聽人八卦談是非,就隨著別人的言語而轉,
失去了判斷力,見到他人的情緒起落不定,自己也跟著掉入了他人的情緒中,修行之人常要用智慧觀照,
明白事理不隨他人起舞,且還要理性幫助他人遠離是非,我們生在娑婆,在不覺未悟之時不遇見是非是很難的,
如何能讓自己心中不起是非,就必須下功夫了,常思維佛陀所教說的即古大德的見解,在每個當下如實受用,
在境緣的現像中往往是個人因果業力所現,若不明白而與它參上一腳,原本的個人尋業發現的業就演變成了共業,
一個人遇境若無知不覺陷入了想,那空間就變化很大,念頭更是窮出不盡,煩惱痛苦就少不了,你說我們修行人能不謹慎嗎?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3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有錢的人不見得就有福報花,用得到錢的人才是有福報,許多父母存了很多錢捨不得花,
日子過得很寒酸,花這個捨不得花那個也捨不得,省吃儉用,無常一來兩腳一直,什麼都帶不走,
結果誰有福報拿來花,他的兒女有福報花,但若不懂得惜福很快就是零。
有錢的時候要懂得種福田,能捨才有貢多的福,也有人一生辛苦賺錢,當賺到錢的時候,身體健康亮了紅燈,
大病小病全都來,一天到晚往醫院跑,把賺來的錢全交給了醫院。
錢雖然常生活中沒錢萬萬不能,但福與德更重要,多佈施種福田累積資量生生世世都有福報不是嗎?佛陀說修行的根本,
從十善業做為基礎,修善之人日日安樂自在生活,心中要常存善念,十惡不可犯,做惡之人坐立難安,心中恐懼不安,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2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說一道二無非是希望大家能了解佛陀真實義,修行的方法能正確,佛陀為了方便度化眾生,
設了許許多多方便法門,卻也從未離開自性而說,每個人自性雖相同,但根器不一樣、
善根也不一樣、深淺不同,尤其是末法哦我們,善根因緣淺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乘之法,
不是每一個人能體會接受,佛陀才會在許多的經文上設了方便易懂的法門,做總總的譬喻,
希望能引導眾生見性成佛,遵循佛陀經文及古大德方便法門,最終是能契入真理自性的,
若以現今五花八門之方便,那是很容易讓我們迷失的,我們無知勿董總喜歡執著在相上,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1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在哪力你的心修在何處?在你的念!
煩惱是從你的心起來,痛苦從你的念來,是非從記憶來,你仔細想想看哪一樣從外來的?都是從自己身上而來!
所以啊,自性不是從外來,清淨本來就有的,是我們不覺把煩惱、痛苦、無明、往身上藏的,總覺得是因外境帶來的,
才無法清除,倘若我們願意迴光返照,認識自己的貪、嗔、癡、無明、煩惱、痛苦總總皆是因內心的一念執著造成的,
那問題就好解決,怕的是我們不明就裡,老把問題往外推認定是它人給的,那就麻煩了,記得有一回一位信徒跟我抱怨她同事很無理罵她,
她還擺臉色給她看真是氣不過來,我回她真的嗎?我怎麼沒看到也沒聽到呢?她回前幾天啦,我說喔,前幾天喔難怪我沒見到、沒聽到,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10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學佛的人常會自我安慰,遇到境緣不順意時,總會想:隨緣啦...那是假的、虛幻的、是空,不理它就好,
不知虛幻空假是如何來的放下的是表象,內心很難不理,雖知因緣法用起來不得力,其實方用對就能使上力,
方法用錯轉啊轉的內心仍打不開,我們活在這世界上面對的總總現像確實真實的,想要看透空不能在事相上去分別、對待,
有了相心就會執著,一但執著就會成為有而非空,言語上的空當然使不上力不是嗎?
用理性去看待它不隨境轉,你會追出如實的因緣法空,譬如:本來全家說好今天要外出郊遊,你心中期待許久終於要出門,
卻遇見強烈颱風不去了,在事相上打轉你會發無明、不高興、怨嘆、情緒低落,若在理性上去看待,因為颱風天出門危險,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9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許多人認為我不放火殺人、搶劫就不是作惡,豈知真正可怕的惡並非外在外緣,而是我們的內心,
心中起惡念往往是讓人不自覺得,當惡念在心中成熟了就會成為現象了,一個小惡就成為一個大惡的種子,
惡可是有千千萬萬,心中所有慾妄皆是惡的種子,因為慾妄就會有貪瞋癡,因想保護就會傷害、因想擁有就會不擇手段,
慾妄越多惡的種子就越多,心中的惡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很多人不知不覺在現像上造惡,卻還不知是惡,
心中惡的念頭一起來就沒完沒了,讓人失去理性而不覺,為什麼要觀照自心?就是怕自己心中惡念起,
觀自性本然清淨,照破五蘊本虛妄不實。
惡讓人恐懼、不安,一個惡念讓人無法入眠,惡讓人仇恨、惡讓我們在業海中沉淪,一個動作一件事物,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8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當聽聞佛所證是妙有,所說是妙法,一直在文字上看到妙有個字卻不知如何清楚,也不是我們一個凡夫能懂,
既然是妙有鐵定不從相來,也不該是文字來,更不是從他人語言中來,躺在床上我一直思量這句話,萬法唯心所造,
若是從我們想像中而來,那就成為虛幻妄想,若從我們的觀中出來那也是意識中生出,與妄何差別呢?
一直想著想著突然覺得躺在床上的這個人是死還是活呢?若死我還會呼吸,說活,睡著又相死的一樣,
都是因緣和合虛幻不實醒與睡都是夢,我死了就境會到何處呢?
相信應該不會下三惡道,我出家也很如法修,這自己清楚那又會到那呢?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亦真亦假唯心所幻,
還得更加努力,極樂世界經文介紹得很清楚去那邊好了,阿彌陀佛發的願佛不請而說假不了,彌陀經在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呀!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妙有阿,所有的佛世界都是妙有阿,因那是從清淨真如所聲中來的,佛國淨土並非凡夫意識中幻化而來的,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7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有的已經相處近20年,少的也有6、7年之久,沒有誰跟誰的問題,大家一起共同修行,
未悟之前大家是平等的,再一起修行期間我不曾要大家出錢,野味要大家做什麼事,常語大家說來來這邊,
沒有太多的要求,就是希望你們好好修行,要不要佈施那是個人的發心,要不要供養也是你們自己恭敬三寶的心,
我說的那是我的心你們要不要學佛、修行,是自在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念心,我也常說來這邊沒名沒利的,
留得住的不簡單我發自內心感恩。
這樣子如實修真的沒名沒利嗎?那要看你是用時麼角度去看了,在相上好似什麼名利都沒有,但若你真心一步一腳印如實的修,
你得的可是真實的利益,遇任何境緣不被境轉還能轉境,得到佛陀的大功德,少病、少腦、自在生活,相上的名利生滅無常,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6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當一個道場進入了某種穩定的時期,道風原則應該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會朝著離世俗法內心真正解脫的法門而精進,
會轉變的就是還在尋找路不明的人了,總是來來去去會因言語、自己的理想、境緣、意識的分別而產生動盪,修行久的人應該要有一些領悟,
他人是非我心不是非,這樣不管到任何道場都能安住。
自己的意識裏總是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行,這是被佛陀而行,這樣永遠無法到家,不管有沒有這種因緣福報,
到道場接觸善知識,自己對人生這條路還是要有所了解,看見他人事業、家庭、修行都能如意或見到別人一生很努力卻事業不順、
家庭不圓滿也無緣遇見佛法,我們要思維餵食麼會這樣,往外境所緣的一切是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的,境外的人、事、物都是眾生自己業力、
妄念所幻化出來的,每人的欲妄不同,對人、事、物的見解當然就是不同了,這樣只有增加煩腦、無明業力,所以啊!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5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常聽身在公門好修行,身為一個公務人員或是教師,他可以結無量無邊的善緣,也可以結下無數的惡緣,
這皆在一念之間,利眾之心放下自我,將可幫助眾生解難題而得福,貪得自身利益讓自己造做業力,
一個笑容讓他人得到安定,一個臭臉讓他人不安,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是業是福都在自己的一念心,
人往往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在家在外都一樣,原本一切安好,他人說了是非你的心就起是非,
是非一起意識就開始跟著轉了,意識跟著是非跑,所得當然就是是非了不是嗎?
修行的路上自己要有智慧,遇見是非之人最好遠離,人總為了保護自己把自己劃上圈圈,一個小圈在一個圈一個大圈,
組成了一個家庭,保護自己還要保護家庭,總想控制他人的思想,遇到不順心就成為家庭的吵鬧,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4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讀大乘經典讓我認識了有自性這個東西真好,用佛陀所教導的真理法則面對我的人生,它有不同的轉變,
以前凡見到世俗的一切境總是讓自己內心翻滾,如今總算是明白,自性在每一個人自己身上,貪、瞋、癡、計較、不平等,
所有的一切也都在自己身上,當遇見是非覺得是在別人身上,是非絕不在他人身上,是自己心中造出來的,
見他人吵架或在談論是非,若心中不起分別、動盪,那是無是非的,是因自己心中起了是非想,所以啊!
凡是有是非都是自己心引起,心中不起就不會有,相對痛苦、煩惱也是一樣,不是因為外境才有的,
是自己心中起了煩惱、痛苦之想才有的。
在經文上佛陀教導我們認識自性,也讓我們相信有自性,更給了我們許多找到自性的方法,如何才能平等,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3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讀佛留下來的經典真讓人越看越不思議,佛所說的經每部都通達無礙再深入去了解,
那是每部經都通達無礙可說每句話都是通達無礙就一個字也是如此讓人讚嘆,
佛真的不可思議,簡單一個善字大家常都掛在嘴上,一個善字佛的口中說出也是通達無礙,
佛說的善可不是只有善惡好壞上之分,而是包括了巨蘊,六根六度沒有善,你所看就不是美好、
沒有善你心就無法往好的方向想、沒有善你所行就不正、沒有善你的感受就不順意、沒有善你識生出的舊城惡,
心中有善才能不貪慈悲佈施,心中有善才能分別好壞,不做壞事這是持戒,心中友善對他人才能寬容、不瞋恨這是忍辱,
心中有善你知道因緣果報,你才會努力修行無懈怠這是精進,心中有善不畏恐懼、不顛倒妄念,處事心不慌處之泰然這是禪定,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10月2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炒菜要好吃入味必須具備油、鹽的調配才能有好滋味,缺一不可,
進入道場修行也一樣,必須要有信願才能受用,對主事者的信願所教導的方法能信,
對諸佛菩薩的加持力有信心,兩者合一,才能有所得,倘若你只信人不信他所教之方法,
是無法相應的,你信法不信人就無法樊李樊機,沒有信作為基礎你的心無法安住,
就像微塵依樣隨風飄流,帶著自己的妄念進入到場修行非但得不到利益反容易生出種種的虛幻,
信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是安定心的良藥,無信願的人他心永遠動盪不安,不管到哪個道場都無法安住,
有了信你才會願意付出,有了信你才會用心學習,有了信才能生出力量,有了信才能無障礙,有了信你的心才會歡喜。
當你的信俱足了你處事才能得到圓滿,沒有信的基礎你會被別人言語而左右,沒有信你的心容易被境而轉,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30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話說前年我在讀印順導師空之探究,一直突不出如何才能知道空,雖許多書上都會提到空,但就是如無法知空的真實面目,
我放下了書,戴上斗笠拿了刀子我到山上去除草,我自己常覺得要了解宇宙大自然的真相,你就是要跟它合一,
上山我一心想把杜鵑區的草除完,我就很努力的一直在除草,直到除了一大片已是傍晚了,我心中明瞭了那麼一點空的意思,
當你心不住空就顯現了,就像因緣生因緣滅你住在生與滅或是過程都無法見空,唯有本心不住,因為我的心住在除草有住這就是有,
忘記了時間的經過,但是時間並沒有因為我的不住而停住,仍就一分一秒的過去,而在我的記憶時間並沒有出現,那麼這段時間對我來說不就是空而不空嗎?
再想到佛所說真心與妄心是一不是二,這是真的!你看,我心住在除草(指一)是不是有時間的消逝(指二)是不是無,這個有與無是不是同時存在的,
有與無是不是形成一而非二,佛陀所說的法真的是很奧妙,不用心去體悟還真無法理解,我常跟大家說佛法在日常生活裡的行住坐臥、吃飯穿衣,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6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善的念帶領我們走入光明的大道,正確的思維除怯煩惱痛苦。
一個家庭總在父母辭世的時候帶來許多的紛爭,財產爭奪更常出現在新聞的報導上,些父母尚在就開始爭鬧了,真是可怕啊!
想想許多財產給兒女是福還是業呢?有福也有業,有智慧的眾生選擇隨緣放下,他人有得到我沒有拿到是因我不需要、
我付出很多他人不付出是因我福報大有能付出,看似失去卻得的更多,不爭的心帶來福德,子孫孝順快樂自在。
一個惡念生出許多業力,同是一個境貪的人永遠嫌少卻不知,當你在貪爭奪父母財產的時候,造了不知多少毀謗的口業,
不僅帶給自己煩惱、痛苦,更讓下一代錯誤的學習,看似得到卻是失去更多,要三思阿。
現今的社會多數不知因果、業力、輪迴的可怕,人總在相上爭多與少,卻不知相上的皆是生滅無常,得的再多最終都不屬於你的,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5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凡是真心自能積極力量,妄心最終仍是虛幻,內心妄重的人再多善語、正知正見也難入他心中,
真想修之人必須把內心的妄念清除乾淨才能受正理,一個人往生以後並非肉身去投胎,
而是隨著我們生前所造由識去投胎,隨業而流轉,而助念主要是希望能幫助正在脫離的往生者,
生起念頭讓前生未曾聞過佛法的往生者種下佛的種子因,更讓生前已信願者增長他信願,
說明白一點就是一個助緣,怎麼可能轉他的業障,肉身與識脫離是很痛苦會恐懼,
藉由念佛的聲音讓往生者暫時離苦,助念之後往生者出現好相或著不同的變化,
當知是諸佛菩薩的力量加持,絕非我們之功,更不能自我妄謂有如此的能耐能幫往生者轉業轉來生因果,
各人造業各人擔,若妄說能有本事幫助往生者改變來生的因果,那佛陀豈不成為大妄與者。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4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不能小看諸佛菩薩的功德力,但這功德力不是從相上而來的,而是藉由相上的方便而成就,
是至誠一念心而來的,至誠的誦念、懺悔,當與諸佛菩薩相應,罪重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從佛說的種種文字中該了解福、業皆不是從外境而來,是內心緣與外境相應而產生的,
修行不是靠別人是靠自己的努力學習與轉變,這麼一說好像時麼都不需要,這樣也不對!
我們應該是要去了解現象中的所有,而心不執著,參加法會雖然是相上的功德,但是無此因緣我沒又如何知懺悔呢?
千萬不能否認所有的相而執空,這樣方向是錯的,而是要從現象中找到真實,從法會的懺文裏見到自己的業,
明白業從何處生起,如何滅而不再生起。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