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安太歲及點光明燈活動可到農曆2月底以前。 正月十六開始天天可補春運制年煞,請攜帶五種水果+一包餅乾+三碗米+乾淨衣服一件上午10:50準時到。

目前分類: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16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4年9月23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修的路上不是對別人負責、交代,而是給自己負責,我吃素20幾年,吃素並非修維的代表,

而是自己期許不吃眾生肉,未出家前不管我走到哪裡,我心裏有個原則,除非傷到我的生命,

否則我絕不犯戒,也因如此每次出國怕在國外不方便,我都帶著薑、曬乾撒上鹽的小黃瓜或是醬菜、

蘿蔔乾...等,也吃得很歡喜,我們修行的人,所作所為都不是對別人有所交代,而是自己是部是真心想解脫,

若真心想解脫就該如理如法的修行,要自我要求,你不好好如理如法修行,偷懶是變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的,

不管你在家或像我這樣出家修行,一定要有定課,以自己的時間、生活調配,要讓自己有一定的功課,

一直與佛相處,我們的心才能越來越清淨。

只讓自己在世俗上忙碌,偶而到寺廟參加共修,這樣是不足夠的,在自家中能有一時靜下來做功課,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2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在修的路上或許你修學了10年、20年,或你讀了無數的經典或禪坐或聽經,

這些總總都是帶引我們走上解脫路的方法,若只執著在這些方法中,那就只是資訊並不能解脫,

想想現實的生活中,你遇境時可有把它拿來實用?如何能實用那就看你在這些方法中如何下功夫了。

因為你所得到的都還是他人的,佛說了無數的經典是如何來的呢?是從佛陀的行、住、坐、臥中如實的教導眾生,

佛處處展現真如的自在,弟子們生活的現象中告知弟子戒、定、慧,告訴弟子們真實相,

告知眾生的疑問結集成了三藏十二部經,而這三藏十二部經就是佛陀的一生,由此可知,

修行雖是無我,但若沒有這個我,要如何修行呢?

要從這個有相的我去了解來真實的我,而修行不在外面的一切境緣,而是自己的起心動念,

了解自己的無明、了解自己的習氣、了解自己的我執、觀因緣法,這才能讓你走入真實的解脫,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0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每讀一部經典,我都覺得佛陀太偉大了,太有智慧了祂是怎麼辦到的阿!

怎能如此之覺知眾生所需,讀大寶積經從頭到尾沒有一篇不讓你驚訝、讚嘆,

真可說無所不包,你的疑問都在經文上答的一清二楚,你要如何修持,有許多的方法都在裏頭。

所有福與業如何行功德、如何見真心....,真是無法說完,真的是讓人越看越歡喜,也讓你慚愧,

諸佛菩薩所修之道,我們真是不及一微塵,看不佛再修卻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表現無餘,

常在讀經不知為什麼我都不把它當讀經,說成經就覺得它深奧難懂,我總覺得我在看佛陀的生活,

若我們生活多采多姿,讀佛陀的生活那可不是多采多姿是含藏了無限的智慧與解脫,

佛如此的自在生活,真可說眾生是佛佛是眾生,那份慈悲的展現是無可限量,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19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世間一切雖是幻化而成此幻化亦真亦假,我們常作觀想,觀諸佛菩薩也是能觀諸佛菩薩在眼前,

但此觀之幻化與佛所觀之幻化大有不同,我們可不能自誤以為能觀佛,那是會讓自己無知且不知不覺進入了貢高我慢,

以為有能力見諸佛菩薩了,我們的心沒有一刻不雜染,雜染所見怎可能是真實的呢?

那是心中的慾妄所成,佛常住清淨中,心不住幻不住有平等無分別,沒有慾妄沒幻化之心,

從清淨中顯化出總總的變化,那是實而不假,我們的心時時有所求,有所求有所見就是妄念而生的,

我們是平凡的眾生,修行的過程中梭也有一些現象,但是千萬不可執著在現相中,

它是阻礙我們修行的心魔,經書多讀就知道要成菩薩、成佛必須有次第的,需要一步一腳印,

別讓虛幻之神通阻礙了前進,佛所顯化的神通在現象上是可以通達的,許多人說的神通只有他自己嘴上能用得上,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10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人在爭論事件,總是要爭出一個對錯,其實卻不知所爭並非對與錯,

而是自己的我執,在相上的爭論往往是一個未知數,相是變化的、錯的,有可能轉化成對的,

對的也有可能轉換成錯的,遇事不能在相上爭論,而是要見到因緣法,或許在因緣法中你會發現你也有不對的因,

而熄滅了自己的無明。

說到善那該是讓人覺得法喜的,可是卻很多人在做善的時候產生了不愉快,那是因為你的善是在相上下功夫,

凡是在相上的一定無法圓滿,相是生滅的,且你的善裏頭夾帶著自己的我執、妄念,有著自己的想法的善,

那是有負擔的,相上的善雖有些福報,但是它無法了脫煩惱,無相發自內心真心的善,它沒有回饋心、它沒有造就的心,

順著因緣所以自在無負擔,且它能累積你修行的資量,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做善的時候是真心的呀!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8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在境緣相裏告訴你們修行,是因為想要善巧方便幫助你們認識佛所說的真如清淨之心,

但是若一直停停留在相裏的修學,是無法得到解脫的,相是妄,以妄修妄只能修出虛幻,

是無法得到清淨的,相是生滅的、相是雜染的,要從相裏修離相,就如我們剛開始觀的時候,

並不知道佛是什麼樣子,一定要先定個相去觀,但是若一直依附在相中不放,那所觀的就是那木頭相或畫的相,

它是無法帶領你見佛的,金剛經就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所以必須從相觀到無相,從無相裏見清淨,所謂人人皆有自性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明白佛不在外求,而是自心清淨所顯化而成的,你的平等心、你的慈悲心、你的清淨心...總總無染的心即是佛界,

修行的路上接觸相上修是給我們因緣修福,若迷在修福忘了修真理,那就會變成大象掛瓔珞有福無慧,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7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的路上數他人的寶那是必然的,自己不知時不數他人寶,又怎能知道自己身上本具足的寶呢?

人人皆有自性,是在於覺與不覺,覺時知本來具有何須往外求,不覺時要尋找才能知,

但不能把別人尋到的寶當作是自己的,就像你在銀行上班,雖然整天在數錢,但是那都是別人的啊,

不可能因為你數過它就變成你的啊,唯有自己努力得來的才屬於自己的,修行也一樣,

從他人覺悟的方法中次第用在自己身上去體悟,才是自己的。

說起來我目前的情形,我是在禁足,並非自己有成就了所以禁足,是希望禁足有充足的時間能讓我精進努力,

禁足是一個名詞,若不懂把握時間努力安排課程充實自己,也是浪費時間而已,說是禁足其實是在淨自己的心,

如果是一個雜染充滿妄念的心,那等於沒有禁,那那些大和尚們,雖然看見他們為佛事整天渀渀波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5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談到這個 信 啊!它還可真是重要,修行若沒有根本的信,在怎麼修都還是疑,

很難把心給定下來的!又要如何信呢?信還可分多種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信的一法,誰的信才是有益的呢?哪種信才是就近的呢?

佛說的信是要信佛的真如、信佛的功德、信佛法僧三寶,就如我們拜佛是要拜佛的真如、

拜佛的智慧、拜佛的慈悲、拜佛的清淨、拜佛的所有的功德與佛相應,這樣才能解脫,

有些人他信世間習俗的法門,那也並非是錯事,世間方便法是在相裏教導你,

你心中有相所以就生出相的法門,既然是在相上,那就是生滅之法,

會隨著因緣變化,所有的現像都是短暫並非真正脫離,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4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一開始是從相上去感覺的,慢慢才會進入內心的覺受,記得有一次遇到一件事情(很久以前了),

讓我整個人很亂也很無明,在表現面看來好像有點失控了,可是就在當下我發覺一個很奇怪的事,

不管我情緒如何的變化,我的內心竟然是平靜的,而且好像有一個一動也不動的什麼在那兒靜靜看著我相上一切的起伏,

好像所有發生的事情與它無關,從那次過後我發現不管遇到任何次情,我想生氣、發無明,

但是內心那個還是靜靜看著我相上的起伏,對一切都起不了作用,很平靜,直到我看了許多經典後,

我才察覺那平靜不動的心,很可能就是所謂的真心不變的本性,因為那個心(本性)是與境無關。

這樣說吧!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間上所看見的感覺都不一樣,有的人只見到生,但是他不知道生命是無常變化,

而有的人只見到了死,卻不知道有業力輪迴,有生就會有死,有死就會再生,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2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有些事由說來真是矛盾,我們整天都在想要如何把業障消除,所以呀!

一般人常說:念佛、讀經、拜佛、行善、參加法會,能把業障消除,大眾就很歡喜的照做啦,

可是當業障一現前,你非但不能接受它還怪東怪西,舊業未消新業又造了,

都因只想如何把業消障,卻不懂如何才能把業障消除!

試問各位,若業障不現前,我們如何把業消啊?

業的種子無因緣現起,你拿什麼去消啊。我們在修行的路上,若遇到因緣果報業障現前,

不是選擇逃避起疑心或是覺得不修想還不會這樣,有這樣的想法,那你都是白修的了!

沒有遇善還過不如意,所有無明愚痴的想法都跑出來了,那些都是錯誤的知見,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9月1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利用午休的一些時間,我隨緣寫了許多的分享文,各位是用怎樣的心情去覺受文章的內容呢?

覺得寫的好或不好,並沒有其他的想法,代表你與這些分享文的文字結了一個緣,

對你並非有任何的幫助。

若看了覺得好像在說我且生氣,其實這樣的覺受反而不是壞事,

生氣必定有原因,把生氣的因找出來吧!

看了覺得慚愧懺悔當下,反觀自省,那你是真正得到受用了,

每一個人、事、物、境緣的發生都要看個人的善根因緣福報,

因此所解讀的各個不相同,楞嚴經說:若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不得法性,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9日竹林精舍 一惠法師分享

 

未接觸佛法時,老是用自己習氣無明想去改變別人,接觸佛法後才明瞭,

我是沒有能力去改變別人的,只能改變自己,佛法是不可思議的,當你認真調伏自己、改變自己的同時,

你會發現別人是不需要你去改變他的,想改變別人是給自己帶來煩惱與痛苦,

這世間上只有佛的真理才能改變一切的變化,人的心有太多的我相了,

一但我相生出四相就離不開了,在我們的眼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可分離,

還把它切割、對立,用相去看待所有的人、事、物,所以就帶來了許多的紛爭、煩惱,

佛看待四相是一也是無,心中清淨而不雜染,他成佛我們沉入業海,我們的心原本也是清淨而無雜染的,

但是迷失了真性起了妄念才產生一個哇哇落地的孩兒,剛出生的孩子的心是無雜染的是我們在他的成長中,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7日一惠法師分享

 

這部摩訶般若般羅蜜經讀完,整個心可說莫明的安定,每讀一本佛所說的一部經都讓我覺得佛的智慧不可思議,

更是慚愧自己的無知過去,都讀過了為什麼沒知覺呢?現在真是看懂那麼一點,佛不適只有智慧、慈悲,

他還真的很有耐心,每一部經從一開始說到最後都是不斷的教導,從淺到深、從深到淺,就怕我們不懂,

從凡夫有為的六度說到無為的六度,再說有為無為智慧的六度,看看每部經典,可說包山包海了,

真是偉大的佛陀。

在這部經典裏我明白了何為相似法與真如,讀這部經更讓我體悟到一句話,出家人在享受孤獨,

也不知是什麼邏輯,腦子出現的是這句話,大概就是生活吧!

外人看起來出家人是孤獨的,其實是因外人不懂為什麼叫享受孤獨,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6日一惠法師分享

 

世間上何物最善變?

我們的心最善變,整天變來變去,早上決定的事可能下午就改變了,

心變化無常其實是正常的!但是你若開始走上修行的路,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這個變可就要清楚了,

這個變是因我執妄念而變那就會生煩惱是非,若是為了因緣而變隨順眾生的變那是自在的,你可曾細細觀察自己的心?

想想在佈施時你發真心在佈施了嗎?在做義工時你是用什麼心在做嗎?在職場上你有盡心嗎?

你對家庭有責任心嗎?對孩子你有用愛心嗎?對父母你付出了孝心嗎?對待朋友你有誠心嗎?

對師長你有尊敬心嗎?你對諸佛菩薩所說的話有信心嗎?

其實我們的心不只這些變化,它還會隨著時間、空間、對象有所不同而變化,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5日一惠法師分享

 

修行的路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樣你就會得到自在,凡夫眾生每天都在計較著我付出了多少,

你去看現在人的計較心,那真的也叫不可思議,同是一家人夫妻間也在計較,計較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

兄弟姊妹之間為了爭財產也斤斤計較,計較誰拿的多誰拿的少,跟自己的父母也在計較,計較我養了幾個月你養幾個月,

跟孩子也計較,計較我為了你做得要死你就不能好好讀書嗎?不管任何事情只要生起計較心,這樣就會痛苦過的不自在,

你想想看跟自家人都斤斤計較了,遇到外人那就更不用說了不是嗎?

有計較心的人很難生出真實的慈悲心,那可就是修行的障礙。

常有人會說我有在修呀,怎麼還老是遇到不如意的事?

別氣餒,檢視一下下自己,想想你有發出真心在修嗎?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3日一惠法師分享

 

常常覺得我在修行,可是知道修行是什麼嗎?

在相上的修都屬於世俗法我執的分別,那些離了脫生死可就差太多了,相上修總是在表面也離不開是非,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相是生滅變化的你是無法掌握的,最簡單的問,你可以讓自己每天都很快樂嗎?

沒辦法對不對,相也就是境緣上的這件事、這句話、這個人...等總總都可能讓你的快樂消失,

所以在相上修只會讓自己隨波逐流,心情起伏不定,所以修行不能一直停留在外相上,

要提升在你的念頭上,那麼要如何在念頭上下功夫呢?

我們要從我執主觀意識裡轉化成客觀的意識,那必須時時反觀內心的變化,

要知道一切緣生緣滅,明白相的不存在,也就是觀察因緣法,一句歡喜的話為什麼讓我快樂?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20日一惠法師分享

 

在修行中的人凡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唯有如此常思維,

遇到境緣時才能放下不被境轉,現今的人念頭隨時在變化,

今天他感恩你明天你有可能成為他的仇人、

今天他說你好改天他又會把你說的很壞、

今天的愛明天可能成恨,這種種都不是我們能預算的,

心不住在他人的身上靜眼看清楚是非,不用留念這無常的變化,

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修行。

其實用心去看,平時日子一天過一天還覺得不錯,安逸就是快樂,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7日一惠法師分享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對於這句話雖看了3.5.6部的楞嚴解經,在文字上似乎有所了解,

但內心總是無法真實的明瞭,一直想真正能了解他的實義卻苦無辦法,雖然每部解經寫的很清楚,

自己有沒有明白別人不知道,自己卻很清楚,於是去年有一天的下午2點左右我到後山登山步道爬山,

20分鐘的腳程我卻走了4個多小時,就是想把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句話給弄清楚,

我爬了一半停下了腳步坐下來閉上雙眼在大自然的環境裡體悟這句話,

剛開始內心妄念不斷,心中起伏我不理它,漸漸的我內心慢慢安定下來,

我開始聽見遠方的馬路上偶而有少許車輛經過的聲音,對面山上有叫喚的聲音,

下方廟宇有孩子的哭聲,隔壁山鋤頭耕作的聲音,似有似無遠遠傳來不同工作的音聲,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4日一惠法師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種錯誤的認知,遇到所有的不如意總覺得是外在的人、事、物與環境造成的,

煩惱、痛苦是別人給你的,其實並非如此,真正讓我們產生痛苦的事我們這顆心,

是我們的心給了自己與外在不同的感觀產生了保護分別、拒絕,

而產生總總的紛爭,若心不起分別、是非,所有外在的境緣皆是無常變化,

一生一滅根本無紛爭,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改變,必須從認識自己開始,

能掌握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看見內心起是非變化,而能清楚明白那是境外的一切見而無是非煩惱,

自可斷除。

修行最怕的是方向錯誤墮落邪知邪見,在錯誤中修學,這樣不管如何精進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年8月12日一惠法師分享

 

看一看分享文,若是你總覺得所寫的內容有所熟悉,恭喜你!

你開始反觀了,熟悉內容是正常的!修行本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離開生活如何修行?過去的習氣種子跟隨著我們這就是我們無始的無明,

你若能見到,新生懺悔是你的因緣啟發了你的智慧,懂得分辨是與非,

善惡能分才有資格修十善法,善惡不分如何修十善法呢?

修善菩提心的種子才能發芽,善能帶來平靜的心,心定才能生出智慧,

可千萬別用自己的意識去解讀,認為師父應該是在說誰誰誰。

剛剛就說生活嘛~不離你我他相丫,總要有 有 才有辦法修無呀!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