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安太歲及點光明燈活動可到農曆2月底以前。 正月十六開始天天可補春運制年煞,請攜帶五種水果+一包餅乾+三碗米+乾淨衣服一件上午10:50準時到。

105年9月28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修行對於所發生的一切現象,都必須清清楚楚明白而不迷糊,而我們的心安住不動,不隨境緣變化,理性等待因緣的生滅,勿生是非善惡,善本是慈悲平等無對立。但我們的凡夫眾生的善,離不開意識的分別,並非一致,每人心中善的定義不同,仍是有所爭執,相對惡也是一樣,站在各人的角度,所分辨出來的惡,仍是不定,各有所見解,往往一件事情發生,會相續演變下去,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意識妄念中,各自編織出一套理念,住在自己的意識,假想產生了煩惱紛爭。所以,面對境緣反觀自心,讓自己的心不起雜染,不起情緒的波動,調解心的平靜,心平靜,理性智慧生起,見得緣起性空,一切現象皆業力顯現,循業發現,一生一滅,心中不起執著,與智慧空性相應,則真走上修行之道。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7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2)

 

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念的很熟很順,卻始終只是在於念經的文字,無法理解如何運用於生活,因會念不懂其義,也被前面無字給迷惑了,拿掉了無,加上有,大家就清楚了。有我相至有眾生、壽者相,因為有我就產生對立煩惱,不要面子,不要保護自己,不要只有自己的感受,不要以我為中心,不要主觀,這些種種就是無我相,無我相就是平等,自然無其它三相,四相無我為首,破除我相,則四相齊破,輪迴就因執著有我,顛倒在我之中。就如當我犯錯時候,因為習氣,會覆藏自己的錯,找理由原諒自己的錯,縱容自己,保護自己,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錯,這就是顛倒我執。要破除我相,必須先勇於面對自己的善惡,調伏對境緣的攀緣,對人、事、物不取對立,減輕強烈的分別,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反觀熏習,自然能漸漸淡化於我的執著,讀經一定要依教奉行,才能改變輪迴。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7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有些人會自己希望能尋得一個沒有是非的道場修行,所以,一直在換道場,始終無法尋到一處道場無是非。那是理想化的尋找,娑婆是無此種道場,因只有佛菩蕯的淨土,才可這麼清淨,畢竟道場中的人都還是凡夫之人呀!我們常忽略了自己所見為對,對方是錯的,或者自己落入攀緣心,起妄念,當別人有所小錯,就強烈的指責,而自己錯,就有許多的解說。其實,這就是,是非的起因總在分別中,清淨道場不在外,是在自己的內心,一個懂得俢行的人,見到他人錯,要反觀,而自己錯是要懺悔,自己的內心不起分別計較,無起是非,外境又怎可趁風作浪呢?好道場是在於自己的心,是否能調伏安住,而眼見可否平等,自己擺平了,自無是非,諸佛菩薩也會加持,道場是修行地,也是助緣處,好好安住吧!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6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2)

 

從前,我讀經典或古大德的書,總自認為我懂了,說來可笑,那時的我懂了,完全抱著自我意識覺得懂,其實哪叫懂呀!都是自我意識解讀,若真有所意會,怎可能始終還抱著自我的執著、習氣,在看這個世界呀!舉凡大小之事,順著樂、逆則苦,完完全全不懂得觀照自己的內心,總是隨外境起落不定,見到的執是他人錯,不見己過。如今稍有明白,知道過去的懂,都是妄念裡頭的懂,是不實在的,真實的懂,並非自我意識的懂,也不是單單在文字相上懂,而是能看見文字後面的義理,思維他的法義,放下自己的妄念,見到廣擴真理自性的智慧,如此,才能落實的在你生活上啟用,解了,就會漸漸放下執著,改變習氣,方可稱為我懂了。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6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帶著你的身份,你的能力你所有的一切執著、習氣,以及自我意識為中心,這樣的人,是無法學習到真實的道法,你放不下攀緣的是非心走入道場,也是心外求法,並無法轉化你的業力,更無法契入善法的知見,因你在出發的時候方向就沒有調整正確,就無法相應於善的法。況且,自己的執著習氣重,心量必定狹窄,整天所看到的都是數落他人的對錯,耳朵所聽到的也都離不開是是非非,無一時一刻不在境上起風浪,這樣如何契入修行呢?道場是提供真想修、有緣的人一起共同護持,一同修行,希望能借由道場的環境,激發我們內心的智慧,放下我們的煩惱、習氣、執著,在道場中與有德之人學習善法,才能讓自己業障消除,能放下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習氣執著,才可以學習到東西,自己內心裝滿自己的意識妄念,就無法再裝進好的善法。所以呢?到道場時,慢慢的把自己內心的妄念清除,我們才能得到清淨的善法,如此,才能稱到道場修行。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5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4)

 

許多人他一天下來,念了很多部經,一遇到逆境就怪東怪西,皆往外求答案,這樣的修行念經不離世間法,用意識心讀經,從未入佛的知見。修行人或許懂得佛法的義理,卻又從未放下自己的感受,總依自己的覺受思維現象,讓自己陷入在矛盾中,似乎學習佛法對他並沒有什麼幫助,這非佛法的錯,是因你一直把佛法跟你分開為二,法是法,我是我,遇到境緣,仍習慣用自己的真理觀業力因果,了解因緣的生滅,回歸在自己的妄念心,一旦脫離佛法的真理,就是站在對立的角度,內心生起的便是自己的委屈,不平的情緒越想越難過,越想越生氣,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妄念心,也是自己的執著,現象的果報早己消失的無影無蹤。自心不解因緣業力,隨順各人業力而顯現,自己無業,又怎會有逆境障礙呢?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5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3)

菩提樹下無菩提,識得本心即菩提。

自性元是妄念生,還復本來亦無生。

在事相上,也就是文字感覺很矛盾,若於法性上就明白了,四句是可說是二句,前二句是一對,後兩句是一對,一般我們修行都在相上,所以,自有菩提,當你心中生起一念,現起一物,就會在現象中去追尋,想找到菩提,這樣的念頭就算參破頭,仍無法了知何謂菩提,離相在法性上,去知一切萬法,不離自心,你能迴光返照,照破無明,菩提就現前了。我們凡夫眾生,總是妄見自性,而認為有一自性可得,自生出自性之體,自性本無體,緣起性空,皆因內心自我意識妄念生,一旦有朝一日見得清淨本無一物,熄滅一切妄念,萬法即無生,就無所得,還有什麼自性可得。沒有自性你修行要證什麼,當你修證了,自性是什麼,若還有一自性可證,你就不名為證,這樣說是不是更能明白,自性元是妄念生。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5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2)

當體而空,你與人談話心中沒有執著,話談完了,就結束,這就是當體而空,若事後,你心住在談話內容,分別是非,種種連續思維,這就是妄想執著,你吃了一份食物,你覺得好香好好吃,這也是一種覺性,但無是非,吃完後,你回味好好吃,想再吃或覺得難吃,在做種種評斷,這就是意識在營運造作,進入虛妄執著,凡事於當下結事,這就隨順因緣性空,破除業力的障礙,漸漸清除內心的污染走向清淨,我們往往都會被現象迷惑,對於人、事、物造作業力而受苦。一件歡喜的事,你內心無住,他不帶是非,當體而空,心住執著在那兒,千思萬想,就想出是非了,有可能心中一動,惡念就從歡喜成為痛苦,歡喜是妄念而生,痛苦亦妄念而生,不在於一切境界的變化,是在於那念執著無法拋開。修行所修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能在當下不起念。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5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

 

放下,不是這麼容易,卻無法避免,是每一個人最終必定要面對的,今天不是你要不要放下,而是你何時能放下,越慢放下,就越難放下,尤其在病床上,要放下就更加難了,病痛的折磨,內心的煎熬,有許多放不下的人、事、物,此時,根本無法放下任何事,只有執著想要留住什麼,卻都是無奈在掙扎中,雖放不下,而一口氣不在時,卻什麼都留不住,在種種的障礙中,輪迴六道,所以,到最後臨終前放下,那是不可能的,卻又非得放下不可,人生的所有,皆是暫時借用的,過程不管是善,還是惡的業,都會隨業流轉,而所有現象中的金銀財寶、洋房、美女、名利,你都無法帶走。既然放下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我們何不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放下呢?其實,放下,也非真的這麼難,學會心不執著,凡事隨緣盡份,心中不留影像,就沒有放下的問題了。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年9月24日 一惠法師小便箋(2)

 

參加宗教團體,修學佛法,並非你能得到什麼,而是你改變了嗎?因改變與得到是有密切的關聯,當你改變了攀緣,你就得到自在,當你改變了無明,你就有了智慧,你改變了執著,就少了習氣,你不貪,就學會了捨,你不瞋,就知道慈愛,你不愚痴,就懂得分辨,沒有煩惱,就是快樂,不計較,就學會包容,你了解感恩,就能付出,還有許多舉例不完,你改變了你自己,就得到了所有,而你想得到,就失去了全部。人生本就一場戲,是循著過去所種下的因,而去演這一生,不管今生你所扮演的角色,是屬於那一型的,都脫離不開過去的業力,有善報,有惡報,這些果報的顯現,不是你能決定的,隨順著因緣,自由的組合,你能做的就是種下善的因,改變惡的果,造就來世。不要想改變別人,只要能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就能解脫。

~釋一惠~

 

 


寶石慈玄慈惠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